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申请人对商标业务不熟悉,环环设陷阱实施诈骗,给商标申请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务损失,严重扰乱了商标代理市场秩序。为维护商标申请人合法权益,现将典型案例进行转发,以提醒广大商标申请人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近日,一经营者张某(化名)到什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咨询,称其在某平台上选择了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以下简称B公司),与其签订了商标注册的委托代理合同并支付代理费用。次月,张某便收到B公司转发的国知局商标受理通知书。但在此期间,B公司以资料不全需补充证明所申请注册的商标图样属于原创设计为由,要求张某支付所谓代办费、人工费。同时,张某又接到自称A公司律师打来的电话,称所注册的商标侵犯了A公司的知识产权,要求他取消注册申请,张某表示疑惑,于是向B代理公司咨询。B代理公司回复声称在商标注册过程中有反对方提出异议属于一般的情况,B代理公司法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并会为其办理商标独占权备案,但要收取相关官费。
张某在多次转款后愈发焦虑。一方面,不明白自己所申请注册的商标是不是真的侵犯了A公司的知识产权,给了“官费”后,还会不会在初审公告后被他人提出异议;另一方面,自己与B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后,也确实收到了国知局的受理文书,也很担忧如果自己不配合B代理公司,是否会对自己申请注册商标产生影响。
经什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国知局官网查询,结果显示,张某申请的注册商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还没有通过实质审查阶段,因此,不可能涉及侵权问题。同时,初审公告后有人提出异议确实属于一般的情况,但却没有商标独占权备案这个说法,也不会和商标申请人本人联系。
上述事件中,B代理公司先是利用低价或承诺包过等承诺吸引商标申请人,然后利用商标申请人对商标申请流程和相关法律和法规不熟悉的弱点,忽悠商标申请人产生焦虑和错误认识,从而受骗。因此,各商标申请人在选择代理机构时,应擦亮眼睛,识别其中的陷阱,莫轻易上当,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如果有疑问,一定要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咨询确认。
一是在商标注册代理过程中,代理机构只能根据代理合同的约定收取费用,最重要的包含国知局收取的商标注册官费和代理机构的代理服务费。其中官费为:商标纸质申请收费标准(按类别)300元(限定本类10个商品。10个以上商品,每超过1个商品,每个商品加收30元),接受电子发文的网上申请收费标准(按类别)270元(限定本类10个商品。10个以上商品,每超过1个商品,每个商品加收27元);代理服务费则由申请人与代理机构协商,具体价格能够最终靠比价协商确定。除此之外,如果代理机构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额外费用,则要当心有诈。
二是在商标审查过程中,所申请注册的商标尚未初审公告,他人一般无从知晓申请人的联系方式,尤其是申请人为个体经营者时,如果有人联系申请人,很可能是代理机构泄漏了申请人的信息。
三是如果所申请注册的商标尚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不可能涉及侵权问题,如果有人以侵权为由要求支付费用,很可能涉嫌诈骗。如果相关权利人认为他人所申请注册的商标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通常是在初审公告后向国知局提出异议,正常情况下不会直接联系申请人。
四是初审公告后有人提出异议属于一般的情况,但并没有“商标独占权备案”这个说法。如果异议成立,商标注册申请会被驳回。如果自己无法成功注册商标,而又想使用别人的已注册商标,可以与注册商标所有人商谈许可使用,商标许可使用分为独占许可使用、排他许可使用和普通许可使用,无论哪种许可使用,都需要向国知局备案,备案的收费标准为150元(纸质申请)或135元(电子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