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中电建装配式建筑科技基地一角,一座普通又特殊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的围观。
近日,在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中电建装配式建筑科技基地一角,一座普通又特殊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的围观。
近日,在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中电建装配式建筑科技基地一角,一座普通又特殊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的围观。
普通,说的是它的外表——白墙黑瓦,看起来和农村常见民房没什么区别。屋里若隐若现的螺栓结构则表明了其特殊之处——这座小楼是依靠类似搭积木的方式拼接而成的,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而用传统方法建造要消耗月余时间。
“这是我们园区研制搭建的‘贝雷易居房’,全部采用干式连接,严格依照国家绿色节能一级标准做设计,可抵御八至九级地震,保温效果也很好。”项目技术负责人张鼎骄傲地告诉记者。
兼具优异性能和高效的施工效率,“贝雷易居房”来头不小。它的学名叫作装配式建筑,即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在实际生产中,工厂能够准确的通过客户要求,提前做好模块、部件,然后在现场拼装。相比于传统建造,这种采用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的建造方式,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资源消耗,也符合节能环保的国家政策。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逐步提高,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装配式建筑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而我市重点推进的中电建装配式建筑科技基地项目,正是这一领域的优秀代表。
根据规划,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20万立方米自动化PC构建生产线条和国家级新材料研发中心1个,二期建设年产20万立方米自动化PC构件生产线万立方米装配式市政构件生产线。园区一期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为打造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05.6亿元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5972.8亿元,7年间复合增速为195%左右,整体市场持续处于高成长阶段。我市出台装配式建筑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年底,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在20%以上。
得益于火热的市场现状,该园区一期厂房生产不久,就已接到部件订单。目前多批生产出来的全装配式围栏、楼梯等,整齐有序地放置在园区内等待配送。而园区中部的二期厂房已基本成型,预计今年10月即开始投产,届时园区整体生产能力将是现在的数倍。
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持续进步,一系列产业升级措施也在该项目中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该项目与同济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展开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共赢”,在着力推进厂房建设的同时,推动多项技术升级,目前已有12项专利申请被受理,该项目也被认定为市装配工业化技术研发中心。
记者在研发中心内看到,两座分别实施墙外保温处理和墙内保温处理的单元装配式房屋正在接受保温测试,以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在装配式建筑阶段,我们将接受大量的定制化需求,因此设计多种房屋处理手段,以满足不同客户真正的需求,也是项目升级方向之一。”项目负责人杨小平表示。
此外,中电建项目致力于推进“外墙板保温”“装配式构件气密性与热冷桥处理技术”“装配式建筑清洁能源与新风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探讨研究,这些技术的升级推广,后续将加速绿色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推广。
近年,我省为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全力推动“三大改造”。此类改造升级在园区建设中同样有所体现。在建筑模具制作中,该园区在业内实现了三维柔性焊接平台的率先投用,该平台通过销栓快速连接,能够对各种形状的工件进行快速定位和快速装夹,搭配上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焊接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多种工件的焊接和产品的装配,可将3米模台的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75毫米范围内,远低于业内标准1.5毫米。
当前,以中电建装配式建筑科技基地等重点园区为依托,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已进驻规模以上工业公司59家,其中绿色建材主导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5%以上,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正加速抢占全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先机,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绿色建材暨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洛阳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吴会菊 胡海洋)